云南网 2020-10-04 23:58:29
据英国媒体报道,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享年76岁。
另据英国《卫报》报道,霍金的突然去世已经得到其子女的证实。霍金生前曾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
“在我 21 岁时,
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
自那以后,
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霍金的孩子
在他去世后的声明中写道
“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及幽默
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霍金曾三次来到中国,做演讲,与中国科学家进行交流,同时也游览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第一次:1985年合肥大学演讲
霍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5年。
当时邀请他的单位只有一个,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中科大的学生很诧异:“像霍金这么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怎么说来就来了呢?”
中国的科学家们早在70年代就知道了霍金和黑洞理论,在198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者就开始邀请霍金。
1985年4月28日,43岁的霍金第一次来到中国,。霍金做了两次演讲,一次关于黑洞形成的理论,一次关于“时间为什么总是向前”。
△1985年,霍金在合肥与中国学者们合影
之后,霍金到了北京,北京负责接待的学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刘辽。
第二次:面对宇宙,我们都要学习
2002年8月霍金的中国行,是在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邀请下成行的。
霍金这一次来中国也引发了媒体对他的报道热潮。在霍金访问中国的17天内,新浪网转载相关报道94篇,在杭州的香格里拉饭店召开记者招待会时,现场记者也踊跃提问。
之后,霍金又到北京,参加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
霍金说,非常高兴在1985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17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他表示相信,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在北京的短暂时间里,霍金再次游览了长城。
△丘成桐(左)与霍金对话
第三次:和中国民众谈笑风生
霍金第三次来中国,是2006年。这次行程同样让中国的粉丝趋之若鹜,但和前两次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戏剧性。
他在香港、北京都做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演讲,而媒体则费尽心思想把他的语言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以便为科普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
△在中国方面的安排下,霍金游览天坛和颐和园
相比之下,人们似乎更关注那些花边新闻,比如他的轮椅有多智能,他对北京的堵车怎么看,他有没有打算去西藏旅行,甚至有人(颇为不礼貌地)问,你的残疾有没有影响你的工作。
不过霍金应该早就习惯了这种低维度展开的交流。在观众提问“您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时,霍金给了一个让大家都很开心的回答:“中国的文化、食物我都感兴趣,但最感兴趣还是中国的女性,她们都很漂亮。”
2016年3月,史蒂芬·霍金开通了微博,称希望通过社交媒体与网友交流,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称“Welcome!”
至今,@史蒂芬霍金_StephenHawking发布了20条微博,一起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
2016年6月7日,远在大洋彼岸的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发微博鼓励高考考生,称“未来因你们而生”。
霍金还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父母一直很重视教育。我很庆幸这一路来学习给我带来得无数的机会。无论你励志成为一名医生、老师、科学家、音乐人、工程师或是作家 —— 请勇往直前地追逐你的梦想”。
霍金最后不忘鼓励考生说,你们是下一代的大思想家和意见领袖;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霍金提到他与合作伙伴尤里·米尔纳以及马克·扎克伯格,一同启动了一个全新设计的长距离太空旅行项目。通过发射一支舰队的光束,来推动“纳米飞行器”到达离我们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这可能成为太空旅行的一次革新!
霍金提到,科学家也赏月——“当我们的好奇心被茫茫宇宙吸引时,通常,我们在浩瀚宇宙中第一眼看到的是月亮。因此,嫦娥既是古老传说,也是中国航天局的探索工程,估计不是偶然。”
他邀请中国网友分享中秋传统,和心爱的人一起赏月的美好回忆,还有最爱的月饼口味。
霍金谈到了庄周梦蝶,他说,也许庄子是个热爱自由的人。如果是我,我会梦到宇宙,然后困惑是否宇宙也梦到了我。“我们必须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会知道蝴蝶(或宇宙)是真实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梦里。”
去年11月24日,霍金在微博上回答TFBOYS成员王俊凯关于未来的提问,霍金说,王俊凯的提问让他看到了中国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思考和好奇心,希望他们在追求科学以及其他创意时,能将这样的好奇心和自信延续下去。
(视频:王俊凯与霍金对话,向霍金教授提问)
1.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国牛津;
2.21岁时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活动;
3.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
4.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提出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5.著有《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书。
科学精神永无止境
伟大的科学家,走好!
来源:新华网、瞭望、壹读君、东方网、春城晚报
编辑:武铭方